(资料图片)
“让利于民,让消费者真正得到实惠,促消费一揽子政策才能发挥‘乘数效应’,持续助力经济平稳向好发展。”
本报评论员 悦连城
当前,随着一揽子促消费政策出台,众多商家纷纷响应,顺势推出各种打折促销活动,花式“卖卖卖”让消费者目不暇接。可以预见,政府、商家联合打出“组合拳”之后,消费市场将进一步回暖,广大消费者也能得到更多实惠。
但平顺的和弦也难免会有杂音。在扩消费、促发展的大背景下,小部分商家的营销手段套路满满,略显诚意不足,一些“价格刺客”也趁机浑水摸鱼,被广大消费者诟病。
比如,有的商家先涨价、后打折,一套流程下来,把各种代金券折算上,价格比原来还要高些;有的商家在计量单位上动心思,该论斤的论两算,该论个的按克算,初看报价低了不少,仔细一算,总价仍然不低……“注意力经济”时代,商家通过营销赚流量、博关注,本无可厚非,但切不可把消费者当傻瓜,丧失诚信底线。明面支上一杆“让利促销”的大旗,背地里却耍些“朝三暮四”的把戏,“价格刺客”损害消费者利益、影响市场发展、破坏社会风气,必须加以警惕。
消费是经济主体的最终需求,一头连着生产,一头连着民生,是畅通国内大循环的关键环节和重要引擎,也是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、幸福感与安全感的重要方面。俗话说,“只有架起锅子煮白米,不能架起锅子煮道理”。语言浅显,内涵深刻。促消费也是如此,一是增加收入,二是提高信心。一方面,要稳定和扩大就业,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,让老百姓有钱买“米”。另一方面,要规范市场,把各项政策落到实处,剔除价格虚高、滥竽充数的劣质“米”,老百姓得实惠,才能更加有信心。
日前,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李春临公开表示,促消费政策的出发点是帮助居民节约开支,买到物美价廉的商品,买到更有科技含量、更符合需求的新产品、新服务,避免不法“套路”、假冒伪劣等产品。促消费,必须谨防“价格刺客”截和。我省发布10条举措促消费,也是旨在引导消费预期,不断释放内需潜力,加快恢复市场消费活力,此时一些商家不宜耍小心思,而要识大体、顾大局,诚信经营、诚心服务,共同把消费提振起来,对自己、对市场,都有好处。
因此,市场监管部门要严格执法,对于部分商家“两头吃、两头瞒”等行为,应加大惩处力度,让商家不敢“刺”;平台方应该履行主体责任,加强甄别、认真排查,对于“先涨后折”等行为,可采取限流、警告等措施;品牌方要明确产品定位,引导商家树立以质取胜、薄利多销的经营理念。一言以蔽之,让利于民,让消费者真正得到实惠,促消费一揽子政策才能发挥“乘数效应”,持续助力经济平稳向好发展。
关键词:
版权与免责声明:
1 本网注明“来源:×××”(非商业周刊网)的作品,均转载自其它媒体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,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。
2 在本网的新闻页面或BBS上进行跟帖或发表言论者,文责自负。
3 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,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,据此操作,风险自担。
4 如涉及作品内容、版权等其它问题,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。